什么是好的育兒觀點
發表時間:2022-11-11 來源:中國NLP培訓學院
良好的態度
健康的母愛,是媽媽擁有良好的NLP加盟態度。良好的態度聽起來很嚇人,好像對媽媽的要求好高,這個度好難把握。
實際上這個不需要刻意做。因為良好的態度不是裝出來的、也不是自我強迫出來的。媽媽良好的態度,來自于媽媽輕松快樂的心情。
那媽媽什么時候累,什么時候輕松呢?
很多媽媽都覺得孩子的事讓人操心,累個半死。其實孩子的事情不一定讓媽媽累,是媽媽的育兒觀導致了累。我們的父輩、祖輩,養育很多孩子,秉持著“多個孩子,多一雙筷子”、“樹大自然直”的理念,給自己減壓了很多。而當代的父母,因為科學、精細育兒,讓自己辛苦了不少。
真正影響媽媽累的因素,是媽媽的教育理念——即,媽媽如何看待育兒問題。
我研究了很多育兒觀點。我發現很多育兒觀點非常棒,但本質上卻是讓媽媽受苦。育兒專家提出的方式很好,如果媽媽嚴格按照這個執行,孩子會非常棒。但這些觀點,也對媽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這些方法,媽媽們一方面覺得對,一方面執行起來又難而挫敗。其實這不是媽媽的問題,而是育兒觀點的問題。
溫尼科特曾說,世界上不存在嬰兒,只存在母嬰,因為嬰兒是不能脫離母親單獨存在的。同樣,18歲前的孩子,都很難脫離母親單獨存在的。不僅是母親影響孩子,孩子也是影響母親的。我們不應該脫離母親,單獨談論孩子。
媽媽不開心,孩子能好過嗎?
一個育兒觀點,如果難為母親,本質上還是在難為孩子。畢竟,媽媽不開心,孩子能好過嗎?
所以真正好的育兒觀應該是:先有一個輕松、快樂的媽媽。這部分老公、父母、老板能給當然更好,如果沒有,第一負責人應該是媽媽本人。你需要先學習,一個能先讓自己輕松快樂的育兒觀點。
一個好的育兒觀點,應該能讓媽媽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能更輕松、開心、有成就感。如果不能,媽媽就別難為自己了吧。你不好,孩子更不好的。
換句不太恰當的話說就是:孩子首先是個玩具,能把媽媽哄開心了,媽媽才能把這個玩具玩溜。跟樂高一樣。
那如何讓媽媽放松下來?
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成長,這也是很多導師育成心理工作者、包括我經常談的。但這個方法也有弊端:
時間緩慢。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脾氣上來了,遠處的心靈成長,救不了近處的燃眉之火。
任務困難。日常生活中,難以找到能讓自己心靈成長的支持體系,即使找到,修行之路也是困難重重。
那除此之外,有別的好方法嗎?
有。
讓孩子聽話。
如果媽媽能讓孩子聽話,按自己的期待來發展。這個瞬間能緩解媽媽的焦慮,讓媽媽擁有良好的心情。對一個媽媽來說,還有比孩子朝著自己的期待發展,更令人愉悅、更讓人有成就感的嗎?
所以,一個媽媽可以去學習一下如何更科學地讓孩子聽話,而不是更科學地讓孩子愛與自由。媽媽內心不輕松,談何愛與自由。
孩子是藝術品,媽媽是雕刻家。媽媽不必隱藏自己內心“想讓孩子聽話”的愿望,那正是你緩解自己焦慮的重要方式。
讓孩子聽話,從來都不影響愛。影響愛的,是敵意的態度,而非要求。所以,媽媽可以學習的是,如何更加使用愛而非敵意的態度讓孩子聽話。
我們這個課程,主要就是聚焦于此,如何溫柔而堅定地讓孩子聽話,在不給孩子造成創傷的基礎上,讓媽媽的焦慮緩解,讓媽媽能夠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