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了自己,就等于改變了結局
發表時間:2022-11-15 來源:中國NLP培訓學院
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坎坷的時候,我們更愿意從別人的身上找原因,卻常常忽視思考,自己應該在其中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從你的講述中看出你并沒覺得自己有什么錯(至少沒直接承認),你認為你們之間的問題就是婆婆嘮叨,老公偏向婆婆,不善溝通,還有家暴傾向,這讓你不堪忍受。
事情永遠不會這么簡單的,家庭是一個NLP加盟非常微妙的系統,《熱鍋上的家庭》中寫道:“家庭是一個小型社會,有其社會秩序及規則、結構、領導、語言、生活風格,及精神內涵。家庭中所有隱秘的規則、微妙的儀式和舞步等自成一個獨特的小型文化體系,外人不容易一眼看穿,但是它們確實存在?!?/p>
每個人在家庭中的表現、態度、行為、反應,都相互交叉、作用,互相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是更為直接和迅速的蝴蝶效應,你在臥室說了什么話,直接就能在客廳掀起驚濤駭浪或者刮起颶風。
我以前對人際關系中的包子問題做過一個系列分析,其中有一種是爆炸型包子。這種類型屬于溝通無力,不懂得如何及時化解矛盾,先是無謂的忍讓、妥協,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就不管不顧的爆發。
做人呢,做成爆炸型包子最吃虧。因為該說的時候不說,一切情緒的醞釀和發展都在自己心里進行,外人并不了解,等到徹底爆發的時候又顯得特別不冷靜,借題發揮,結果還把自己置于了“不通情理”、“脾氣暴躁”、“莫名其妙”的不利境地。
你有沒有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是有的,雖然你沒說,但你的行為模式已經暴露了這一點。在家庭中,你很壓抑,這種壓抑就來自于你不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改善自己的處境,你只是默默忍受著婆婆的一系列問題,能躲就躲,心里不開心卻自己吞下,實在忍不了了就干脆生硬地來一句“你別管”,直接對著干。于是你老公看到了你對他媽不禮貌,他的性格和你差不多,不考慮前因后果,直接開吵。爆發式的反擊抹殺了你過去的付出,使你之前的忍耐失去了意義。
你以為這種矛盾的解決之道只能是“我盡量不說話”,不,不對,問題不在于你說話了,而在于你該說話的時候沒說話,不該那么說話的時候卻任性了。
婆婆的行為不對,尤其是涉及到孩子教育問題這種大事的時候,怎么不能說?一定要說,要拒絕,讓婆婆知道你的態度。只是,如何說,才能不搞僵關系,又能讓婆婆適當的收斂自己的行為,才是最最關鍵的所在。
這時候,就需要情商上場了。舉個例子,我兒子小時候一直是雇保姆,保姆心地好,但性格要強,而且極其敏感,很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很容易過度解讀我的一些話。比如給孩子撲痱子粉的時候不能揚得太高,否則孩子會吸進氣管,我觀察保姆就是這么做的,但我要直接說“你這樣不對,得改”,她就可能會不開心,覺得我不信任她。
我就在一次聊天的時候假裝無意提到,“我有個朋友給自己孩子撲痱子粉總是揚得太高,結果孩子都吸進去了,得了哮喘呢?!北D反蟪砸惑@,說是嗎,我也是這么做的,以后可不能這樣了。
結果達到了,對方也沒有反感,不挺好的嗎?誰管過程中用了什么手段。
你結婚都15年了,年輕媳婦混成了中年媳婦,雖然不是親媽,也基本上有了一定感情基礎了。那面對著婆婆的壞毛病,就應該插科打諢、嬉皮笑臉、裝瘋賣傻,“媽呀,你可真能說,說累了吧,喝杯水緩緩,我替您說一會?!钡贡o她,轉移她的注意力,然后給孩子一個眼神,讓他溜走。這事就解決了。她能把你怎么樣,你笑臉相迎,不吵不嚷,無處下口。
動什么真氣呀?不值得,也沒哈科米個人成長課程意義。老人就是愛嘮叨,別說是婆婆,親媽也這樣。反正我現在對長輩的嘮叨就是如此,要不開玩笑,要不轉移話題,我不徒勞的承受一段關系中的不公平,我會盡自己的力量去調控和引導對方的言行。我們都改變不了誰,只是能讓結果更容易接受些。
說完婆婆的問題,再說說你和老公之間的問題。
當一個家庭的風格被固定,其實也意味著家庭成員之間的默契被固定,成見被固定,積怨被固定。這是好事,也是壞事。比如你老公可以知道你用某種眼神看他的時候,想要表達什么,這是很好的夫妻默契,但他也可以在你稍微流露出某種跡象的時候,和他過去得到的隔閡、傷害聯系起來,這就是很糟的事情,意味著你們的關系建立在過去的循環上,無法擺脫以前的模式和陰影。
你們的夫妻矛盾基本上都是如此而生,表面上是因為一件小事吵架,背后卻是曠日持久的溝通障礙。他默認你就是個“事精”,你也覺得他就是偏向婆婆,大家都對彼此有根深蒂固的成見,只要遇到一絲火苗,立馬爆炸。
婚姻中不怕爭吵,“爭吵最寶貴的價值或許在于和解時候的親密感”,對婚姻殺傷力最大的是不理解、隔膜、各自為戰,大家永遠不斷重復重復一種錯誤的模式,卻從不懂得改變,也不知道如何改變。
以前你們只是敷衍著和好,假裝問題都過去了,讓問題不斷堆積?,F在的當務之急并不是誰找誰道歉這么簡單,而是你們應該真正敞開心扉溝通一下相互的想法。你可以對你老公說出你所有的憂和怕,你的內心真實的感受,“我錯了,我不應該對咱媽那么生硬的說話,可是我就是因為不知道怎么和她溝通,怕她不高興,可忍多了,就忍不下去了,不知道怎么那話就冒出來了?!毕葯z討自己,然后再批評他的行為,“可是你也不應該對我動手,這可是底線問題?!?/p>
坦誠,是得到理解的最佳途徑。當你足夠坦誠,你才可以打開通向對方心靈的道路,也會得到意外的收獲——他也對你坦誠,這樣你們才能不再徘徊在彼此世界的城墻之外。
生活中大多數的煩惱都來自于我們不善于改變自己,我們的傷害一部分來自外界,一部分來自于對自己無能的痛恨。如果一個人能懂得自我調整,那么在蝴蝶效應的作用下,改變了自己,就等于改變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