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拋棄了你,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經營企業多年,身為總裁的您卻越做越累!
人才不好招,來了也留不住,業績無考核,管理無方法?
企業總裁想解放自己,管理太難,不監督員工就不干活,卻又無法脫身?
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做,總裁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在企業中的正確定位?
產品同質化嚴重,總裁卻找不到新的營銷方法?
企業招人難,總裁想留住好的員工,更難?
員工散漫,團隊凝聚力差,企業總裁無法調動員工積極性?
老板太忙太累,沒時間休息,陪家人孩子不好好學習,迷茫沒有方向?
成本不斷在增加,而業績卻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
家庭抱怨,員工抱怨,搞得家庭,團隊支離破碎?
1、沒有兩個人的人生經驗會完全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會是一樣。
2、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夠絕對一致。
3、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反應會是一樣。
4、因此沒有兩個人的態度和行為模式會完全一樣。
5、因此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果。
6、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
7、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
8、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都是在不斷演變中,所以沒有一個人在兩分鐘是一樣的。
9、兩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不一樣,不一定會使兩個人不能溝通或者發展出良好關系。
10、給別人空間也就是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才能有良好的溝通和關系。
11、同樣地,自己與別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12、當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的同時,我們也有權利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1、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
2、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規條系統只對本人有效,不應強求別人接受。
3、改變自己,別人才會有可能改變。
4、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5、找出對方的價值觀,創造、增大或轉移對方在乎的價值,對方便會產生推動自己的行為。
6、一個人因此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引導另外一個人去學習。
7、因此一個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
8、好的動機只給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發生的權利。
9、不強迫別人跟隨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別人便不會抗拒。
10、同樣地,我們只能自己推動自己。
1、光說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確而不顧是否有沒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2、在三贏(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則基礎上追求效果,比堅持什么是對的更有意義。
3、說道理往往是把焦點放在過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則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來。
4、效果是原定計劃的意義基礎,亦是所有行動的指標。
5、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標準來決定的。因為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6、故此,堅持道理,只不過是堅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7、真正推動一個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邊,要有效果就要加上了理性方面的認同才回出現。故此,有效果需要一個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鳴。
8、沒有效果的道理,是背棄了信念和價值的規條,應該加以檢討。
9、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由相信有這個可能的信念始
10、只追求有道理但無效果的人生,難以有成功和快樂的體驗。
1、每個人運用自己的感官器官把資料攝入(攝入過程),由感官運用是主觀地有選擇性的,因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資料捕捉。
2、攝入的資料經由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過濾而決定其意義,亦因此能儲存在腦中(編碼過程)。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主觀地形成的,故此,過濾出來的意義也是主觀的。
3、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點一滴地塑造出來的亦因此是主觀的。
4、我們只能用這種方式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沒有其他方法。
5、因此沒有絕對的真實,或者相對的真實。
6、因此每個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腦里。我們是憑腦里對世界的認知去處理每一件事。
7、因此,改變一個人腦里的世界,這個人對世界中事物的態度便會改變。
8、因此,每個人都是用自制的地圖在這個世界里生活。
9、改變主觀經驗在腦里的結構模式,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便會改變,我們對事情的感受亦會改變。因此,我們無須改變外面的世界(我們無法知道它是怎樣變的),改變我們自己(腦里的世界),我們的人生便會有所改變。
10、事情從來都不會給我們壓力,壓力是來自我們對事情的反應。
11、情緒也從來不是來自某人得言行,或環境里出現的轉變,而是來自我們對這些的態度,亦即是我們的信念、價直觀和規條系統。
1、溝通沒有對與錯,只有“有效果”或者“沒有效果”之分。
2、自己說得多“對”沒有意義,對方收到你想表達的訊息才是溝通意義。
3、因此自己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是重要。
4、話有很多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收到講者意圖傳達的訊息,便是這正確的方法。
5、溝通的效果,來自聲調和身體語言的比文字更大。
6、溝通訊息的送出與接受在潛意識層面的比意識層面的大得多。
7、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完全同樣的反應。
8、說話的效果由講者控制,但由聽者決定。
9、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
10、溝通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和諧氣氛。
11、抗拒是對講者不夠靈活的說明。
1、做法有不同,結果才會有不同。
2、如果你的事沒有結果,改變你的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舊的多一分成功機會。
3、想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須用與昨天不同的做法。
4、改變自己,別人才有可能改變。
5、世界上本來便是每樣事物都在不停地改變中,不肯改變的便面臨淘汰或失敗的威脅。
6、因此只有不斷的改變做法,才能保持與其他事物關系有理想狀態。
7、“做法”是規條,目的是取得價值,實現信念。維持更有效果的規條,就是靈活地不斷修正做法,才能保證取得價值,實現信念。
8、改變是所有進步的起點。
1、對事情只有一個方法的人,必陷入困境,因為別無選擇。
2、對事情有兩個方法的人也陷困境,因為他制造了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局面給自己。
3、有第三個方法的人,通常會找到第四、五個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
4、有選擇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
5、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6、沒有辦法,只是說已知的辦法都行不通。
7、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的方法。
8、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
9、不論什么事情,我們總有選擇的權利,而且不只是一個。
10、“沒有辦法”使事情劃上句號,“總有辦法”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11、“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應停止想它;“總有辦法”對你有好處,故應把它留在腦中。
12、為何不使自己成為第一個找出辦法的人?
1、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是為滿足自己的一些深層需要。
2、每一個人的行為,對他的潛意識來說,都是當時環境里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3、因此,每個行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動機。
4、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動機,才容易引導一個人改變他的行為。
5、動機不會錯,只是行為不能達到效果。(滿足背后正面動機的效果)
6、接受一個人的動機,他便會覺得我們接受他這個人。
7、動機往往是在潛意識的層面,不能意識地說出來。
8、找出行為背后的動機,更容易的方法是問企圖經由該行為得到的價值是什么。
9、任何行為在某些環境中都會有其效用。
10、因此,沒有不對的行為,只有在當時環境中沒有效果的行為。
1、每一個人都有過成功快樂的經驗,也即是說有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2、人類只用了大腦能力的極少部分,提升大腦的運用,很多新的突破便會出現。
3、運用大腦的能力,現在已有大量的技巧發展出來,人類比以前更易把效果提升。
4、每一個人都可以憑改變思想去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因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5、每天里遇到的事情,都有能給我們成功快樂的因素,取舍全由個人決定。
6、所有事情或經驗里面,正面和負面的意義同時存在,把事情或經驗轉為絆腳石抑或踏腳石,由自己決定。
7、成功快樂的人所擁有的思想和行為能力,都是經過一個過程而培養出來的。在開始的時候,他們與其他人所具備的條件一樣。
8、有能力替自己制造出困擾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擾。
9、情緒、壓力、困擾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內里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產生出來的。
10、自己不信有能力或有可能,是使自己得不到渴求的成功快樂的更有效的保證。
1、靈活便是有一個以上的選擇;選擇便是能力。因此更靈活的人便是更有能力的人。
2、靈活來自減少信使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而多憑觀察而運用環境所提供的其他條件。
3、靈活是使事情更快有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亦是人生成功快樂的重要因素。
4、靈活亦是自信的表現。自信越不足,堅持某個模式的態度會越強硬。
5、容許不同的意見和可能性,便是靈活。
6、在一個群體中,固執使人緊張,靈活使人放松。
7、靈活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是容許找出雙贏的可能性(更進一步而三贏)。
8、在溝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棄立場)。
9、“流水”是學習靈活的更好老師。
10、靈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作出轉變;而固執則是在被迫的情況下作出轉變。
1、“挫敗”只是指出過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給我們需要改變的信號。
2、“挫敗”只是在事情劃上句號時才能用上,欲想事情解決,即是事情仍會繼續下去,這二字便不適用。
3、“挫敗”是指過去的事;“怎樣改變做法”是指向未來。
4、挫敗是過去的經驗;而經驗是讓我們提升自我的踏腳石,因為經驗是能力的基礎,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礎。
5、每次“挫敗”,都只是不過是學習過程里修正行動的其中一步。
6、人生里所有的學習,都是經由不斷地修正而達致完善。
7、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
8、把每次的“挫敗”帶來的教訓掌握了,每次便都變成了學習。
9、自信不足的人,潛意識總是在找“不用干下去”的籍口,“挫敗”二字便很容易冒出來。
1、動機在潛意識里??偸钦娴拇_。潛意識從來不會傷害自己,只是誤會地以為某行為可以滿足該動機,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
2、情緒總是給我們一份推動力。情緒是使我們在該事情之中有所學習。學到了,情緒便會消失。
3、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人的動機和情緒,同時不接受他的行為。
4、接受動機和情緒,便是接受那個人。那個人也會感覺出你對他的接受,因而更肯讓你去引導他作出改變。
5、任何一次行為不等于一個人。
6、行為不能接受,是因為沒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是兩人的共同目標,能使兩人有更好的溝通和關系。
7、找出更好的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動機背后的價值觀。
培訓界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剛剛起立的公司,已經學員數萬,剛剛走上講臺的講師已經
是天下“行業品牌”,一些人云亦云的技巧依然是“信心秘籍”!至于培訓則很簡單,
那是程咬金的“三板斧”;跳舞帶氣氛,口號拉激情,七拼八湊充內容!
讓內心強大起來!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突破,改變, 讓世界因我們的存在而更美好。
一次投資,終生受益;
不忽悠,保證NLP課程應用有效果,落地式培訓;
國際NLP鼻祖級培訓實戰導師;
名師指路讓你學習NLP少走彎路!
培訓課程不滿意,無條件退款。
在這里150000學員成長、改變、走向成功
實用型NLP體系課程讓生活更精彩、管理更簡單
企業的管理問題、銷售、溝通、談判,包括婚姻、親子都是有關人的問題。認識人,了解人,你將無所不能!
還廣泛應用于心態、態度、人格、情緒、素質、技能、人際關系、親子教育等個人成長及家庭、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
人生成功快樂、情緒管理、企業管理、親子教育、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溝通技巧、演講技巧等諸多方面。
10年前,馬云學習NLP成就了事業精彩;
5年前,劉文華學習NLP成就了文華大系統,為資本護航;
5年前,馮曉強學習NLP解放自己,走上講臺;
4年前,林君翰學習NLP從普通走向卓越!
在這里更多NLP導師學習與成長、改變、走向講臺、成功!
NLP證書(美國心理學大授權張國維博士簽發證書)
IANLP證書(國際NLP協會證書)
英國ANLP認可導師
INLPA認可導師
國際NLP學院,含金量杠杠的
學習氛圍好,營造學習交流分享體驗環境
老師在課堂互動方式,解決你事業企業遇到問題
班委團隊建設、組織活動百家宴/晚會/畢業典禮增強
強大的助教團隊,結合案主實際,消化NLP課程、探討收獲
每次課程現場安排十多次實戰個案輔導,直接幫有需要學員戰勝心理障礙
掃一掃,關注NLP信息
中國nlp培訓學院專注于NLP心理學的實戰商業應用,始終致力于把NLP心理學領域關于組織成長、婚姻家庭、個人修煉的心理學智慧帶進中國,使中國的企業家學到實用有效地NLP心理學課程,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國人擁有豐富精彩的人生,為促進祖國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7*24小時全國服務熱線13829138856
報課熱線:13829138856
一次投資
終生受益
不忽悠
保證課程質量
專注NLP體系課程
受信賴培訓機構
資源共享對接
質優人脈資源對接
國際NLP鼻祖級
培訓實戰導師
課程不滿意
無條件退款
答:悲傷的另一種解讀方式.這就是我喜歡看美劇的原因,因為真實科學而且并不煽情的表達,···
答:改變了自己,就等于改變了結局. 當一個家庭的風格被固定,其實也意味著家庭成員之間···
答:擁抱、接納、認識你的抑郁.這種工作有了不可思議的效果.在抑郁癥持續了快兩年時,突···
答:如何學做足夠好的母親.糟糕的環境總是強迫孩子去適應,變的早熟.舉個例子,如果父母···
答:總是被父母剝奪選擇權的人,最容易出軌.這可憐的孩子,至今未婚.她的感情總是失敗,···
答:以往的一切,都只是開場的引子.因為沒有任何果實是憑空長出來的,一個孩子只能按照家···